教学视导促提升 深耕细研备高考——泉州市教科所领导专家莅校视导反馈
教学视导促提升 深耕细研备高考——泉州市教科所领导专家莅校视导反馈
9月22日下午,泉州市教科所“基于新教材的新高考复习备考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调研与视导活动反馈会在我校文博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市教科所汤向明所长和高考学科的各位教研员莅临我校指导。我校王贵斌校长、黄松林副校长、张敦桦副校长、学校相关行政人员、高考科目教研组长以及高三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市教科所高中教研室主任姚承佳主持。
会议首先由我校黄松林副校长汇报学校2023届新高考复习备考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情况。黄副校长强调要落实“守护质量生命线,确保发展行稳致远”的工作主题,突出质量效益,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我校成立了高三毕业班领导小组,从“抓方向、抓协调、抓落实、抓士气”的“四大抓手”入手,强化“双轮驱动”,即第一轮夯基固本打基础,第二轮重点复习再提升,高效有序开展复习备课。黄副校长对高三毕业班作了具体要求,一是要转变观念,改进教法;二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三是抓纲务本,构建网络;四是落实常规,精讲巧练;五是重点保苗,关注艺体。最后,黄副校长从培优对象的选择、辅导方式、培优要求三个方面对培优工作进行了强调。
紧接着,教科所九大高考学科的教研员对视导情况逐一进行反馈,并对各学科高考复习及优生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政治学科林跃明教研员指出,应重视单元综合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情景化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叶少勇教研员建议从建立优生跟踪档案,细化优生能力要求入手,注重对教辅的优化选择,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地理学科高福平教研员强调要加强对高考试题的深入研读,要整体规划构建课标,对课型进行再转化、对复习资料进行再加工。同时,加强校内外合作交流和观摩。
物理学科陈森林教研员建议在优生培养上,要重视学科竞赛,对于组内优秀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总结提升,做好传承。对校内自编教辅的个性化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
化学学科孔祥斌教研员指出,培优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基础年段抓起;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教学教研合作渠道。
生物学科庄志雄教研员建议要注意学科的复习进度,预留后期复习时间。同时,要关注新旧教材的差异,区分不同选向的学生,进行分层差异化复习。
语文学科纪荣海教研员指出高三语文要继续激励学生,多给学生交流展示平台;要强化书写训练;要关注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指导与训练,做到语言表达与思维构建的融合与统一。
数学学科姚承佳教研员强调要关注数学语言的运用,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以“四化”为复习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减少预设,注重课堂生成。
英语学科蔡晓莎教研员(姚承佳主任代为传达反馈意见)建议语言知识复习应走出不良教辅的舒适圈,打通特优生备考时词汇语法的堵点、完形填空的难点以及平时的易错点。引导学生学中学,用中学,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九大学科视导情况回顾
(按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顺序)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随后,汤向明所长对视导反馈活动进行了总结。汤所长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对于泉州教育质量发展和提升的要求,对学校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关注教考衔接,做到教考评一体化,积极探寻教材、教辅的一致性,基于课标、教材、评价体系及说明进行课堂教学优化,研究教材新增部分内容,摸索命题方向,打破学科壁垒,提倡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交流;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课堂教学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注意“快慢结合点”,不要贪多求全,要用好数据,做好数据导向性分析,精准定位,减负增效;三是强化研究引领,有意识地梳理高一至高三线上培训内容,进行二次研读。
会议最后,王贵斌校长作了表态发言。王校长对教科所教研团队对我校高三备考的关心与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面对2023年中高考的改革和巨大压力,他重申“守护质量生命线,确保发展行稳致远”的教学工作主题,指出要全方位高质量地提升所有年段的教学质量,尤其要做好两个毕业班的温书迎考工作。他表示,各位教研员对于我校自编教辅的认可以及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将极大促进学校毕业班教学特别是培优工作的提升,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的评价体系,加强优生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毕业的教学质量,为实现泉州教育教学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本次视导反馈总结交流会为我校高三备考各项工作抓到深处、做到细处、落到实处提供了有效助力,为全体高三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备考经验以及优生培养策略。我校将以本次视导交流为契机,深耕细研,开拓创新,再谱新篇!